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集锦10篇)

时间:2025-03-03 12:42:32
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集锦10篇)[本文共18566字]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0篇《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相关的范文。

篇1: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

小说《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很早就听说了,在大学里,有好几次机会在图书馆差点借了来看,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都是拿起书来看了很多页又放下了。

不得不承认,作者是个很懂得读者心理的人,他的作品的一大特点是情节吸引人。比如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白嘉轩这辈子引以为傲的就是娶了七房老婆。这个带有暗 示性的语句的确是很吸引人。后面的情节也正如读者所料,亦或是所期盼的那样,有很多的男女之事的细节描写和无处不在的性暗示。虽然露骨了点,但是并不淫 秽,所以成为当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也许是我以前对这种大部头书的恐惧心里吧,总觉得它太浪费时间了,就几次错过了与之相会的可能了。其实,越是这种优秀的 长篇小说,故事越紧凑,读起来越快,我就是用了三天读完的。有一种让人一翻开就欲罢不能的感觉。

这 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黄土高原上白、鹿两家的兴衰成败,通过大家族的故事看中国的近代史,颇有点《大宅门》的意思。不同的是大宅门只是写了白家这一家,白鹿 原是两家。共同的是,家族的兴亡与国家的成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兴则家族旺,百姓都有好日子过。若是时局动荡,你方唱罢我登场,执政者轮番鱼肉百 姓,那只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了。表面上写的是农民的乡村生活,但实际上更像是一本官员启示录。

我比较喜欢的人物形象是白嘉轩,朱先生。

白 嘉轩:白鹿原的族长,掌管各种耕种,收割农事以及族人的婚丧嫁娶等事宜,具有一定的威望。至于他是怎么当上族长的,我也一直困惑。难道是卖水地,买旱地的 吃亏买卖吗?这个亏其实后来变成了福。他用旱地种罂粟,获得巨额利润,引得乡人放弃庄稼,纷纷种大烟了。从这一点上说明了他的灵活头脑以及农民的一些特 质:跟风心理严重。价值规律一起作用,结果是种什么赔什么,菜贱伤农啊。

后来,他在子女的教育上,对鹿三的亲切随和态度,对朱先生冷先生的尊敬,对造反起义不肖子孙的薄情以及对敌人恶势力的威胁的镇定勇敢,到后来对黑娃的怜悯同情和对自己儿子的原谅,都说明了他是个有情义有担当,有原则有威严,有血性有智慧的男子汉。

朱先 生:白鹿书院的教书先生,博学多才,文墨不俗,睿智通达,乐善好施,幽默儒雅,有着文人特有的淡定从容以及理想主义情结。他饱读诗书,博古通今,还能占卜 算卦,这让他声名远播,一时间甚至神话了朱先生。但是他并不刻板教条,看问题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如他的口头禅是:房是苦地是累,万贯家财是催命鬼,这在 一次又一次的现实中得到了验证。乡民在匆匆流过的岁月中,越发的发现了他的预见性与深刻性。但是一回到现实之中,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流露出对财富的向往与 追求。在他们看来,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最踏实的,也是最真实的。农民都是活在土地上的,大概只有知识分子是活在空中的。虽然他更能看清这个 世界,但是也脱离了这个世界。

他带领编县志的先生们发表抗日表请愿书,投笔从戎,欲度渭河参军抗倭寇。这种英雄主义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平均年龄60岁 以上、肩不能挑、背不能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老书生的参战无疑是对当局的蔑视与不信任,让执政者难看:组织抗日不力,逼得老人们上战场。试问:真正的军 人哪里去了?你们在国难关头干什么了?这也反映了当时民众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的不满。比如,朱先生坚持在县志里面将“共匪”改为“共军”。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对死亡的态度,竟然能够那么的从容不迫,并且在7天 前就写好了遗嘱:不用棺材,不通知乡党亲戚。可正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朱先生的儿子系着白布条去买黄表纸之类的丧葬用品时,他的死讯被一个农民知道 后,立刻风一样的传遍整个白鹿原,成群结队的乡亲们来带书院门口哭先生,将脑袋撞向书院大门。这位白鹿原历史上最好的一位先生去世了,他的散在全国各地 的、各行各业的弟子们也千里迢迢赶回塬上,一睹先生的遗容。

篇2: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

《白鹿原》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塑造了一批经历独特、性格鲜明、思想行为惊心动魄的人物形象,构建起了白鹿原文化关系变迁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急公好义的儒家文化的乡村领袖,封建家族的族长:白嘉轩。

白嘉轩有刚毅的意志。他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不仅同整个白鹿原上的广大群众一样经历里了兵灾、匪祸、饥谨、瘟疫,而且本人年轻时在婚姻上就遭到六娶六丧的严重挫折,《白鹿原》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白嘉轩最为壮豪的就是一生中娶了七房女人”。中年以后更经历了长子白孝文的堕落,爱女白灵的背叛,贤妻吴仙草的暴死,以及自己被土匪打折腰杆等沉重打击。他腰虽然弯,但头仍然昂着。表现了他刚毅坚韧的精神。他有着慎独的品行。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就是一个人独处时,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白嘉轩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对儒家文化中“修身为本”的精义能心领神会和身体力行,坚持耕读传家。他有仁义的精神。如对长工鹿三。但是也有残忍的习性,在其宗族范围内,一旦有谁触犯了儒家礼义和族规乡约,他就显得刻薄寡恩,心冷手硬。甚至是对他的亲生儿子,他也决不手软,严施酷刑,显示出其残忍的一面。尤其是对田小娥残忍狠毒。可见这个最敦厚的长者同时也是最阴冷的食人者,这也再次证明中国历史的每一页虽然都写着仁义道德,但是缝里却写满了“吃人”二。

文中的黑娃和白孝文可以说一个是无根的浮萍,一个是笼中的野兽。因为同一个女人堕落的两个男人,却有着天壤之别。黑娃和田小娥是对自由恋爱的落草鸳鸯,革命的风暴让黑娃,落草为寇。在匪巢内乱之后有被招安,他立志改过自新,从头做人。强行戒烟 求学朱先生,重归祠堂,过上安静的生活。然而最终被杀害,他无法真正融入传统文化,,又见弃与革命文化,无论新旧时代,都没有他的真正位置,他像无根的浮萍,孤独的灵魂无处依傍,无以为家。 而白孝文和田小娥是鹿子霖的圈套,他成了个无辜的牺牲品,他像一个文化变色龙,一次次脱胎换骨,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最终成了深谙政治韬晦之术的大阴谋家。他成了笼中的野兽,心狠手辣。

白灵与兆海最初相恋,都是满腔热忱的爱国少年,都急于报效祖国,因而掷硬币选择分别加入国共两党。然而世事难料,他们对待党的了解和认识发生分歧,党派政治干预进他们的感情生活,即便情感 被政治思想所阻碍。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永远存在,他们两个的对立也永远存在,他们的感情终不能有结果。百灵和鹿兆鹏才是真正的白鹿精魂,他们相对于黑娃和白孝文来说是一种超越。他们二人有惊人的相似,同样接受先进的教育有独立的思想、同样是新文化的代表。他们都不愿意遵守父母之命,鹿兆鹏不愿娶,白领不愿嫁,都选择离家出走。他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流淌着叛逆的热血。他 ……此处隐藏14573个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令人心生向往,除去他所做的坏事。他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的人,踏实肯干,为爱坚守,不愧是一位响当当的汉子。

此外,这部小说里还有宛若仙人,神秘的先知朱先生。他办学堂,救济灾民,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医术高超,为人淡然不争,宠辱不惊的冷先生;有自私好色鹿子霖;勤劳忠心却略显木讷的鹿三;具有革命信仰的鹿兆鹏,他虽娶了自己并不爱的女人,然而他并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同时他抢了弟弟的媳妇白灵,而且他的每一次出现都会给将要步入幸福生活的黑娃带来转折。当黑娃最终落入牢狱之时,却没有得到他的帮助,让人感慨颇多!

读白鹿原这部小说收获特别多,它能让人重温那个年代的时光,感受人民对土地的热爱,劳动人民的淳朴以及理性对待人性当中的自私。这部小说见证了时代变迁,更让我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尤其是女子地位逐渐与男子的地位走向平等,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幸福的事情!

篇10: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

《白鹿原》早有耳闻,从妻子的嫁妆中发现,春节期间抽空看完,故事的时间跨度从清末至建国初,正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混乱的半个世纪,在这个**的社会背景下,这片渭河平原上的人们各自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上演出一部悲欢离合的人生大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对书中主要人物性格根据这点,加以分析。

白嘉轩:书中主人公,刚正不阿的同时又心思缜密,处事大度的同时又能谋会算,重视孝道的同时又有原则,做事只讲仁义不讲亲疏。在乱世中竭力维护白家及全族利益,不畏土匪、不畏鬼怪、绝不向命运低头,书中我最爱的人物。他身上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虽然口上讲仁义,但凡事只为自家考虑,对外人都留有一手,从孝义借子怀胎一事就能看出,不信任冷先生,同时他对族人管理上缺乏事先预防,对有确凿证据证明犯错的族人施行家法,只有严惩而无鼓励与教育,对他的对头鹿子霖则采取姑息养奸的态度,表面上二人和和气气,却暗地较量,导致了鹿子霖一错再错,走向毁灭,甚至连他亲生儿子孝文的悲剧结局,都负有责任。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他的这些缺点也成为他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的优势,毕竟好人难活啊。

吴仙草:白吴氏,白嘉轩之妻,勤劳善良的女性,为报恩不顾白嘉轩接连克死六位妻子,“哪怕我明天死了也心甘”,嫁给了他,同甘苦共患难,在发现自己染上瘟疫后,异常平静,看到僵立的丈夫第一句“给你下面吧?” 让人唏嘘不已。

白孝文:白嘉轩长子,被父亲作为自己继承人加以培养,被田小娥勾引后自甘堕落,变卖家产、田地、吸鸦片、要饭,被白嘉轩逐出祠堂后,离开白鹿原,投靠县保安团,镇压国产党员,篡夺起义果实,建国后成为县长。白孝文的这个结局,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代表了精通厚黑学,没有道德底限,无所不用其极的野心家们,虽然在乱世中可能一时猖狂,但终究会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

白孝武:白嘉轩次子,在孝文被逐出家门后,成为白家的继承人,共同维护家族,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缺乏梦想与冲劲,与父亲相比又缺乏仁义。

白孝义:白嘉轩三子,执拗而耿直,但缺乏父亲的心机,管理庄稼的能手。

白 灵:白嘉轩长女,书中两只白鹿之一,因自小受父亲宠爱,不像几位哥哥在父亲严格管教下思想保守,接触新思想,自由恋爱,抵制包办婚姻被父亲逐出家门。在白色恐怖时期,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主动加入共产党,进行地下工作,因组织学生运动袭击教育部长,被迫转移至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肃反运动中被人陷害,不屈不挠,据理力争,最后被活埋。百灵的悲剧结局可以说是书中的亮点,真实的再现了历史的实际情况。与她相同命运的那些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们,他们真诚的对待自己的革命战友与同志,却被党内野心家、阴谋家利用陷害杀害,在历史上又岂止白灵一人。

朱先生:白嘉轩姐夫,书中的另一只白鹿,他具备了孔子所云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君子的化身。同时多智而近妖,禁烟犁毁罂粟,只身劝退30万大兵,放粮赈灾,编撰县志,在抗战中托残躯弃笔从戎,只因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战,而半途而废。朱先生甚至能预测自己的死亡,在墓穴中留下刻在砖头上的文字嘲笑中掘坟的革命小将们。

鹿 三:白嘉轩家长工,仗义执言,讲义气,被白嘉轩当成亲兄弟看待,为抗税曾率领乡亲向官府交农,不惜杀死儿媳田小娥而制止其害人。鹿三无疑是苦难大众的写真,他们活着就是为了与不公平的社会抗争,他们的精神时刻紧绷着,不要怪他们不懂变通,一旦所有的苦难结束了,他们紧绷的神经舒缓之时,生命存在的意义失去了,自然走向死亡。

黑 娃:鹿三之子,有冲劲,看不起自己的东家白嘉轩而外出打工,娶回田小娥,被逐出祠堂,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在四一二之后落草为寇,在大拇指被害后投奔县保安团,接触毛泽东思想后响应起义,最终建国后被白孝文迫害致死。纵观黑娃一生,当土匪时叱咤风云,招安后开始读书为学,反而落得悲惨结局,证明了乱世中好人难活,也告诉了我们,不要随随便便就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身边的人都是爱你的,如果你不懂看人的话,还是对任何人都留心眼吧。

鹿子霖:心计过多,一辈子与白嘉轩斗来斗去,为出人头地不考虑局势如何就投靠国民党做了联保长,作威作福,进了监狱被营救后,依然不知悔改,变本加厉,建国后受到审判,承受不住疯了,最终惨死家中。

鹿兆鹏:鹿子霖长子,反对包办婚姻,娶妻后将妻子扔在家守活寡,投奔革命,加入共产党后,做地下工作,反复游走劝说他人,但在进攻西安一仗中可以看出他的策略及心计相当一般,在被黑娃救下取出腿中的子弹时又叫得死去活来,一点也不爷们。哥们照搬马列主义教条思想是干不成革命的,看看毛泽东就知道了,他最爱看的书是二十四史。

鹿兆海:鹿子霖次子,也具备新思想,开始计划加入共产党,但看到在农村搞的土地觉得不靠谱,加入国民党了。西安属于冯玉祥的地盘,兆海自然属于西北军,西北军英勇抗战,没被日军消灭,又被委员长拉去打红军,阵亡。书中没有描写,但我们都知道兆海被派去打红军时,心情肯定是悲愤的,为了救国而参加革命,最后死在内耗上,如果领导人只讲个人利益把手下人都当棋子当傻子的话,为啥替他卖命呢。

冷先生:白鹿镇中医堂医生,医术高明却无法医治自己腐朽的心,虽然寡言少语,但一开口说话就腐朽透顶,惧怕得罪白鹿两家无法在白鹿镇立足,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白鹿两家,充当和事老的角色,没什么主见,即使大女儿受欺负惨死鹿家,也不敢撕破脸皮。

田小蛾:黑娃之妻,害人害己,死后依然化身鬼怪,加害别人,最后被白嘉轩镇在塔下,作为与人通奸被休的小妾,她其实只是为了生存,但不想办法谋生,只想靠男人,不想与命运抗争,可悲但不值得可怜。

剩下的还有那些像白嘉轩皮匠姐夫那样的市井小民、蠢妇愚民们,就像鲁迅笔下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麻木不仁、愚蠢透顶,革命也好、乱世也好跟他们毫无关系。

书中两只白鹿转世,朱先生和白灵灵,象征着新旧两种思想,中华传统思想和共产主义,这两者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只有将两种思想合二为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做到中华崛起,人民幸福。

《白鹿原读书笔记1500字(集锦10篇)[本文共1856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