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9篇《居里夫人观后感优秀》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居里夫人观后感优秀》相关的范文。
篇1:《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愿你们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一定听说过这句话吧,没错,这就是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
记得在这部电影里,有一句话一直挂在居里夫人嘴边——带着无限的梦幻和渴望。我认为,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剧情大略是这样的:从波兰女学生玛丽到巴黎求学开始,她因为跟退休科学家皮埃尔共享一个实验室而日久生情,后来结为夫妇。同时他们继续从事科学实验,多年后发现了“镭”,因而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但居里先生却在领奖前因车祸丧生。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居里夫人的聪慧,居里夫人的坚持,和居里夫人独自承受孤寂和人间的屈辱,让我深有感触。居里夫人用四年的光阴只为了发现十分之一的镭,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抓紧时间圆满得毕业小学呢?居里夫人想到的总是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切,几乎很少想到自己的委屈、痛苦、牺牲。即使到了生命垂危,倍受由于放射性侵害肉体引起的病痛折磨时,她也从没有任何抱怨和遗憾。
从居里夫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当然也从皮埃尔身上学到了知识。我认为,将来我希望能向他们看齐。
篇2:《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居里夫人,她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中学时代的物理化学课堂上,她的名字如雷贯耳。
但美国经典电影《居里夫人》却是最近才观看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也是最近才读的。是什么力量让这位波兰女性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美国经典电影《居里夫人》以及她的传记资料给出了答案。
一、对科学独立探索的精神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原本打算把包好的铀和感光底片要晒太阳,只好送回抽屉。到了他冲洗底片时,本来以为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想不到却看到非常清晰的影像,使他大为惊讶。铀不需要外来的能源如阳光也能发射辐射,因此他发现了放射性,从材料中自发的发出辐射。
具有独立探索精神的居里夫人对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铀盐矿石神奇的射线所吸引着居里夫人,使她决心一定要揭开这个秘密。
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先生的注意,居里夫妇携起手来,并驾齐驱,向科学的未知领域发起强有力的进攻。
他们以沥青铀矿石来提炼放射成分。而要从沥青铀矿中提炼纯镭并测定其原子量,不但需要大量的沥青铀矿,还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和足够的资金、设备。
她们以坚韧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忘我地工作,在冬天象冰窖夏天象火炉的简陋工棚里,用最普通的铁锅一锅又一锅地从含量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矿渣中提炼镭。经过整整四年的时间,经过了5677次的试验,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了0.12克的镭盐,镭终于横空出世了!
为此,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二、不唯名不唯利完全无私的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镭的惊人特性和它在医学上的广泛用途,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许多人劝居里夫妇申请专利,一旦申请,居里夫妇立即成为百万富翁。居里夫人却毫不动心。她说:“我发现了镭,但不是创造了它,它不属于我个人,它是全人类的财产。”“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于是,她向全世界公布了镭的提取分离技术。
正如爱因斯坦说的:“在所有的著名的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
从那以后,由于镭的辐射具有强大的贯穿本领,被广泛地运用于医学科学上,成为当时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镭盐在暗处发光,用于涂制夜光表盘。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镭及其衰变物发射γ射线,能破坏人体内的恶性组织,因此镭针可治癌症,而在人体外,镭又可用来诊断疾病。
三、睿智的选择成就了他们极其完美的结合
自从玛丽到居里的试验室里工作后,她对科学思考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居里的心,居里向她求爱时说:“我们的结合是科学的完美的结合,结成夫妻的我们可以经常一起思考探索,一起面对科学难题”。事实也的确如此,成为居里夫人的玛丽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的精神感动着居里,而居里不惜放弃自己的试验支持着玛丽。在漫长的4年艰苦奋斗里,在经历了5676次的失败后,在第5677次终于提炼出了镭盐,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居里的帮助和支持,没有玛丽的探索和思考,他们中任何一位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么伟大的科学壮举的。
尽管居里夫人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科学家,可她也象一般的家庭主妇一样系上围裙进厨房,一样的生儿育女。当居里不幸去世后,两个女儿在居里夫人的教育和影响下都著有成效,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篇3:关于居里夫人的观后感500字玛丽亚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她读书的时候总是忘了自我,所以她的家人总是拿她开玩笑。有一次,玛丽亚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她的家人就敲打着易拉罐等东西,造出了刺耳的噪音,但玛丽亚直到看完一本书后才听到了这刺耳的噪音。
玛丽亚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也很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她一心想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在中学毕业后,玛丽亚为了供自己的哥哥姐姐上学,离开自己的故乡华沙,去乡下当家庭教师去了,在当家庭教师的这一段时间里,玛丽亚常常想念着波兰,她在乡下建立了一个“破衣学校”,专门教乡下的波兰小孩认字。
后来,玛丽亚的姐姐上巴黎大学邀请玛丽亚跟他们住在一起。但玛丽亚自己住在巴黎的小阁楼里,在那个小阁楼里她获得了索邦大学排名第一的物理学学士学位、排名第二的数学学士学位,写了各种钢铁磁性科研论文。在娄蒙理化学校里,她结识了皮埃尔?居里并跟他结婚了。婚后,玛丽亚发现除了铀元素和钍还有一种更强大的放射性元素,她整天呆在实验室里,在一口铁炉旁搅拌着二十多千克的沥青铀矿的废渣。三年九个月过去了,镭终于出现了,它在黑夜中跳舞——它能发光!镭的好处多多,有很多人向玛丽亚购买它,但玛丽亚并不欢迎这些来客,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待在实验室里研究镭。1903年12月10日,玛丽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1911年,玛丽亚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一个工作严谨、对科学执着追求的人。从小的认真、坚毅、勤奋把一个小女孩打造成了一个科学巨匠。她没有追求时尚、也从没有 ……此处隐藏6806个字……片产生作用。对于这一结果贝克勒尔博士也无法解释。这未知的光深深萦绕于玛丽脑海之中,“能够发光的物质是什么?它的放射特性是什么”玛丽反复发问
4.NaCl般的爱情结合
六个月的共事后,玛丽准备回学校完成考试后回波兰。不懂蜜语、不知情话的皮埃尔面对临行前的玛丽焦躁不安,甚至有些恼怒,他希望玛丽留在巴黎,在他身边,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情,只是假借科学研究这个理由挽留玛丽:“我无法理解一个具有科学头脑的人怎么会产生放弃科学的念头。”玛丽回答说:“可是还有与这同样重要的事情。”玛丽指的是她华沙的父亲和她热爱的祖国波兰。最终皮埃尔鼓起勇气邀请玛丽到郊区父母家度假,并在那里向玛丽做了求婚充满理性与科学比喻。
皮埃尔:“你我是最完美结合。拿一个化学式比喻就是氯化钠。所以如果我们按这种意义结婚的话,那么我们的结合将是最牢固的,温度保持不变,成分不会变化,没有干扰,没有波折,没有一般爱情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感情纠葛。”
在外人看来木讷呆板的誓言竟得到了玛丽的认可,两个科学家的爱情观依旧是以科学为基础与方向,但也许他们都没有发现,爱情早已在科学同盟、精神伙伴的外衣下生根。
5.向光的方向前行
两个智慧的人在理性地思考后结婚了,蜜月旅游甜蜜美好,可一堆科研工作催促着两个人返程。返程途中居里夫人请求丈夫对自己博士课题研究内容的意见。居里夫人一直记挂着贝克勒尔教授给他们看的铀矿和曝光照片的事。她相信铀矿里有某种东西能发出光线来,但贝克勒尔教授无法解释那种光线是什么,释放机理是什么,她想要去探寻。皮埃尔鼓励她沿着这一方向研究下去。
6.未知元素的猜想
回到实验室的居里夫人开始了揭秘铀沥青中放射性物质的实验。但是二百多次观测,结果总是有偏差,她为此沮丧,皮埃尔耐心地帮她分析可能出错的地方。他们曾约定不把工作带到生活中,但他们的餐桌上、厨房里处处是工作的延伸:“是不是静电仪出了问题”、“绝缘材料是否是干的”、“接口是不是松动”……在仔细检查实验测算方法、器材没有问题后,他们把关注点放回到理论上。当时人们已知铀矿中的放射元素是铀和钍。但居里夫妇实验中铀矿射线能量却远大于等量铀矿中提纯出的铀和钍射线能量和。由此居里夫人猜想到:“假如相差的那4点能量就在这铀矿剩下的千分之一“其他”物质中?也许存在一种新元素,一种活泼性元素。”
7.破棚屋里的新元素
居里夫妇向大学申请资金建立实验室和设备,学校以九个月的课题研究仍未取得证据证明新元素存在为由建议他们停止课题研究。面对居里夫妇的坚持,校方勉强将一个紧挨着理化学校、过去医学院的学生用来做解剖的一间棚屋拨给他们搞研究。于是居里夫妇就在这样屋顶漏水、没有地板、地面潮湿、不能取暖的恶劣环境里做起研究。实验要从几吨的波西米亚送来的铀沥青矿渣中提取出所有的已知元素,直至剩下的几盎司物质,然后再从这剩余物质中提炼出他们那种非常宝贵的新元素。
8.“钋”与居里夫人心中的波兰
实验初期,是纯粹的体力劳动。尽管外面寒风刺骨,但是由于烟火的原因,所以提炼只能在室外进行。经过几年的极度疲劳与燃烧烟气的折磨,工作有了变化,从几吨铀沥青矿渣提炼出来的物质必须经过反复过滤才能除去别的元素,直到最后只剩下两种元素,一种是钋,另一种就是镭。
1898年,居里和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元素周期表的这些元素是谁发现了就由谁来命名,他们俩发现了这个元素,就把它命名为“钋”。那时的波兰早就被俄、奥、普所瓜分,连一寸土地也没有剩下。可是居里夫人永远记着自己是波兰人,虽然她身在法国,嫁给了法国人居里,也入了法国籍,还是法国的科学院院士,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钋”,是为了纪念波兰,她的祖国。
9.居里夫人与镭的顽固
对于他们日思夜盼的神秘放射性元素镭,居里夫妇认为距离实验成功为期不远了,只需要把这两种剩余物钋和镭分离。但是分离过程又一次遭遇了困难,从1889年9月12日至1900年7月16日,458次试验,钋镭分离无效。
三年半的钋镭分离试验让居里夫人的手受到灼伤。医生告诫居里夫人:“如果继续过量接触所研究的未知元素,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癌症性质。”皮埃尔知道后非常担心:“没有镭世界也存在到了现在,就算再过一百年还分离不出来镭又有什么关系呢?”。而居里夫人则分析说:“自从找过医生以后,我一直在想,这种新元素能破坏健康组织,那么它为什么不能破坏非健康的组织呢?它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甚至是癌症。它对人类的作用将无可限量。”于是居里夫人说服了丈夫,他们一起继续试验。
10.破棚屋里的镭光
虽然居里夫妇始终没有找到一次性把镭和钋分离开的方法,但他们却发现了一种每次极微量的把钋一点点分离掉的办法,结晶法。这也是这场持久战中最艰巨的一次战役,5677次结晶试验后,他们一起等待着镭诞生的时刻。然而,只有一小碟污迹。“怎么回事,它在哪,皮埃尔,我们的镭呢?我们整整干了四年,怎么会这样?”居里夫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皮埃尔,假如只是一个量的问题,假如镭的量跟我们所用的材料的量相比小的微乎其微,乃至于我们根本看不见,假如那片污迹,哪怕它微小的只有一口气,会不会那片污迹就是镭?”当二人再次匆匆赶回破棚屋实验室时,结晶碟的污迹在夜里发着美丽的光。居里夫人激动地握着皮埃尔的手说:“它在那儿,我们的镭。”
11.早逝的爱人
居里夫妇的发现震动了全世界。然而他们拒绝接受任何报酬,而是无偿的把他们的镭献给了世界。并且居里夫人继1903年同皮埃尔居里、贝克勒尔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于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巴黎大学已经决定送给居里博士和居里夫人一座新的实验室。然而就在举行正式的赠送仪式前夕,皮埃尔在给居里夫人买耳坠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当场去世。居里夫人悲痛万分。就在这不久前,她曾对皮埃尔居里博士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皮埃尔,你为我骄傲吗?我为你骄傲,有时候骄傲得简直无法控制。你是个伟大的人,皮埃尔,不是一般意义的伟大。我是指你的善良、温文尔雅和智慧。我爱你皮埃尔,那么深,以前没意识到,我是这么的感激你。我想说的就是这些,希望你永远都了解。”
12.为科学奋斗终生的居里夫人
化悲痛为力量的居里夫人决定继续皮埃尔居里的科学研究道路。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
还在学生时代,居里夫人就曾望着星空说到:“用你的手摘一颗星星。”我想她做到了。她就是科学银河中摘星的女人。
文档为doc格式